翻开历史档案 走近1959-1978医学专科学校时期
春华秋实寒暑往,岁月如歌当奋进。学校从艰难办学的医士学校时期,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不断加强党委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,中西合贯、兼收并蓄,从教学、科研、行政管理等方面不断总结办学经验,创造改制医专的办学条件。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。
本期,我们一起走进1959-1978 医学专科学校时期。
初建医专,完善机构建设
1959年4月,中共四川省委第十次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决定,全面调整全省在“大跃进”中新建的40所高校及其所设专业。5月,按(59)川议字第0229号文件精神,学校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,设医疗专业,学制3年,由此跻身医学高校之列。8月,省人民委员会任命顾德诚同志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校长。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,由学校中等专业学生中选拔专科学生70名和宜宾卫校合并过来专科班学生40名编成了三个班,学校实行两部制,工作重心向大专班转移。
1959年5月,四川省人民委员会(59)川议字第0229号文件
学校开学典礼
为加强党的领导和监督,同年8月,经泸州地委批准,泸州医专党总支改为基层党委,任命军队转业干部王峰同志为党委书记,顾德诚同志为副书记,组建学校党委,进一步充实了学校的领导力量。
王峰 顾德诚
1960年2月,上级决定,将泸州专区医院改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。校院合并后,共有党员237人。为适应这一新情况,加强党对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统一领导,经上级党组织批准,学校成立党委会,由顾德诚、王峰、贾京海、陈金雷、刘志斌五人组成。省委批准任命顾德诚为党委书记,王峰、贾京海为副书记。7月,成立党的监察委员会,王峰兼任监委书记。同时,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原附属医院院长何贵义为学校副校长,分管教学、科研工作。
为加强行政领导,成立19人组成的临时校务管理委员会,讨论决定全校重大事宜。
泸州医学专科学校时期学校的行政组织系统图
提高教学质量 奠定医专规模
1960年秋季,学校办学层次中专与大专并存,在校生1395人,有医疗专科、中医、医士、药剂士、护士等9个专业,38个班次,情况十分复杂,给学校的教学、管理都带来很大不便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学校进行专业调整:停办了护士专业的五年一贯制两个班,将原来的中技部药剂专业一、二年级的6个班合并为两个班。调整后取消了五年一贯制,只保留三年制。但尽管如此,专业、班次杂乱的现象还是未能彻底消除。
1962年,省委宣传工作会议决定,全省三所医专,撤销成都、重庆两所,将成都医专、重庆医专部分学生、教师并入泸州医专,泸州医专中技部药剂专业学生、教师并入重庆药剂学校。至此,学校的办学层次转为单一的大专,专业、学制杂乱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,学校开始集中精力办好医学专科学校。
1962年,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高等教育局“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高等学校和精减教职工的意见”的通知附表
从1959年秋季起,学校拟定学年教学进程表,实行计划、课程、教师、课表“四固定”制度。校委会还制定了各类人员的轮流休假制度,保证教职工的假期时间。通过这些工作,使得教学秩序逐步稳定下来。
1961年5月,学校召开医专成立后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,做出了《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,贯彻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,全面提高教学、医疗质量》的决议,选出以顾德诚同志为党委书记,王峰、贾京海为副书记的第一届党委会。
会后,全校师生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,继续稳定教学秩序,提高教学质量。向全体教师提出认真备课、讲课、辅导、批改作业、指导实习和检查教学效果的“六认真”要求,使教学工作做到“精雕细刻”。
1961-196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编制授课计划
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究教学方法,总结教学经验,先后推行了“现场巡回教学”“创造性教学法”“实习—理论—再实习”等教学方法,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,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课、学生听课的老办法。但因费时过多,且不能适用于所有课程,未能坚持下去。
1963年,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狠抓临床教学,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,充分利用临床病例和直观教具。组织教师开展以“少而精”为中心的观摩课、教评课、经验交流会等活动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自制教具
复习提纲
顾德诚带队,深入学生了解情况,指导贯彻“少而精”原则,提高教学质量
这一时期,学校校舍、图书和仪器设备不断完善,医专学校初具规模。1963年,医专校舍面积已达2.6238万平方米,比医士学校时期增加5000多平方米。图书馆藏书由医士校时期的不到4000册猛增到近5万册。1972年,学校建立印刷厂,开始有铅字印刷设备。
医专时期的教职工宿舍和学生食堂
在实验室观察切片 图书馆阅览室
此时,学校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,师资水平逐步提高,共有专任教师105人(不包括教辅人员和卫编的临床教师)。学校注重培养后备师资力量,拟定了《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63-1968年师资培养计划》,持续培养、提高师资水平,充实师资队伍。
《泸州医专1963-1968年培养提高师资初步规划》部分初稿
至此,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的规模已经具备,经国务院审批,学校发展规模:近期在校学生为540名,远期为1080名,设置医疗专业,每年招收新生180名。
“文革”期间,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,停课达六年之久。1972年春季才因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而恢复招生教学。
1972年,首批工农兵学员的入学场景
第一届工农兵学生委员会成员集体照
工农兵学员合影
根据省统一计划,1975年、1976年,学校又招收了两届“社来社去”专科试点班,学制两年,培养了一批从农村社队来的“赤脚医生”。
1976年,根据国家当时办学精神,学校加速培养师资和医疗骨干力量,经个人申请、群众推荐、支部选送、总支审查,校党委批准46名职工进入“七·二一”大学医科试点班学习,时间1年。
“七·二一”大学医科班学生毕业证书
“七·二一”大学医科试点班毕业合影
贯彻中医政策 加强中医教学
改制专科后,学校高度重视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,坚持重视中医教学,设有中医专科班、中医进修班等班次,开设中医课程。先后从泸州乃至川南地区调来知名老中医刘步农、应道明、汪新象等,选派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去中医学院、西学中师资班进修培养。
时任中医系副主任汪新象给学生上《温病》课程
在尚无通用教材的情况下,组织教师自编“中医学概论”等讲义,供教学使用。成立中医教学研究小组,共同研讨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各个环节。1961年开始安排中医实习示教课,全体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实习“四诊”“辩证”等。同时,学校将附属医院中医部与中医教研组合并,统一使用师资力量,密切教学与医疗的关系促进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。仅仅两年,就发表论文56篇,整理有效单方、秘方1万多个,成绩显著。
时任中医系副主任孙同郊教授正在查房
1963年4月,朱德委员长来校视察工作,亲切接见学校师生员工,并为学校挥毫题词,指示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,极大激发了中医教师学习中医、运用中医、总结研究中医的工作积极性。
1963年4月,朱德委员长来校视察并题词
中医学教师、川南名医张君斗获卫生部颁发的“发扬祖国医学事业银质奖”,中医青年教师鞠岳琴编写了《药物处方歌诀》,获卫生部颁发的“发扬祖国医学事业铜质奖”。
开展科学研究 喜获初步成果
医士学校时期,由于客观条件限制,学校科研工作没有能顺利开展。随着医专时期师资力量的充实,科研逐渐展开,科研工作初战告捷。
1964年,学校从五个方面狠抓科研工作: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的科研规划;加强科研基本功;组织临床与基础的协作研究;创造和改善科研条件;组织好学术活动。学校科研成绩开始凸显:在本年度召开的川南片区大型学术年会上,学校提交交流材料176篇,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;举办学校讲座,为基层单位做普及性专题讲座80余次。
同年,学校首次成功分离泸州地区钩体菌株。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方面,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,治愈率达91.2%,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。
1971年7月,学校开办中草药厂,大力进行中草药研究及剂型改进,推动中草药进病房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。
专科学校时期学校制药厂
1973年,科研科设立,为教学、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创造了条件。
科研基本功学习资料
1972-1974年,医专医教人员对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。以一个工厂全面进行冠心病的普查,以及流行病学和血脂变化的调查研究报告,曾在北京召开的高血压、冠心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宣读。
1974年6月,泸州医专医教人员赴国营建安仪器厂普查冠心病圆满完成合影留念
为总结这个时期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,出版了《泸医资料》。先后编辑发行15期,发表科研文章287篇,其中17篇曾在全国或大区协作会议上交流,7篇在省内外杂志上发表。
自力更生渡难关 时刻服务人民健康
建校以来,学校在坚持教学、医疗工作的同时,也关心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。在3年自然灾害期间(1959年-1961年),学校组织师生开荒种菜,饲养生猪,生产自救,对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起了相当大的作用。
师生利用课余时间,饲养生猪,生产自救
1960年11月,校领导带头,全校师生齐上阵,以坚定的决心和势不可挡的勇气,仅仅用54天就建成了一幢两楼一底砖混结构、面积达2674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——跃进楼,成为当时学校最大的标志性建筑并使用至今。
全校师生齐上阵,修建跃进楼的场景
1960-1961年,根据上级指示,学校先后四次派出师生下乡除害灭病,足迹遍及泸县、隆昌、古蔺等县,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持续贡献力量。
1960年,学校师生在古蔺开展除害灭病工作,宣讲卫生知识
1965年10月,学校在泸县福集区设立泸州医专福集分校,开办“社来社去”医疗专科班,学制2年,学员由公社保送,为公社培养医生。在云锦、玄滩两个乡村医院设立半农半医训练班,为大队培养卫生员。主要招收由大队选送的具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的学员,自带伙食,农闲时集中学习,农忙时回乡生产,学习一些农村常用药品和农村卫生知识。
60年代,部分同志在云锦乡村医院门前的合影
玄滩医院
1964-1966年间,多次组织医疗队,参加泸县、宜宾县以及雅安专区、西昌专区的“四清运动”并巡回医疗,为农民防病治病。
顾德诚带领师生巡回医疗
王峰在“四清”和巡回医疗工作上的讲话
1966年6月,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川南气矿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的40名伤员,多人立功受奖。
1966年,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参与抢救32111钻井队英雄群体,被授予毛主席像章
1967年10月,附属医院青年医师黄荣初、黄德坊等人,首次成功实行因绞轧所致的断臂再植术,当时的“人民日报”、“四川日报”作了头版报道。
患者术后196天,就能提起重达7公斤的重物
1972-1978年,附属医院医师曾永文、张隆伦、彭阳时、欧淑琼,分三批先后赴坦桑尼亚、赞比亚、索马里、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做援助工作,为这些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。
欢送援外出国战士张隆伦(前排左)、曾永文(前排右)同志合影
1970-1976年,学校在机械设备简陋的情况下,在忠山下修建了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防空工事,荣获全国人防小组授予的“人民防空战备建设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顾德诚带领师生修建忠山防空洞
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1978年更名为泸州医学院前的19年医学专科学校时期,学校在时代的风雨中蕴积力量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浴火重生,崭露头角。这一时期,全校师生发扬“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”的优良传统,教学、科研取得了较大成绩,积累了办高等学校的经验,成为享誉西南地区的一所医学专科学校。共培养八届医疗专科毕业生1689名,五届工农兵专科毕业生1863名,两届社来社去专科试点班毕业生119名,两期中医学徒班毕业生21名,累计为国家输送医疗卫生人才3692名。